華歐及行業動態
由上海鋼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主辦,天津錦銘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,寧波力勤資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特別贊助的「秋實」2021年(第四屆)中國鎳·鉻·不銹鋼產業鏈峰會于2021年9月9日-10日在重慶喜來登大酒店舉行。
10日上午,鎳鉻不銹鋼產業鏈峰會的主題演講中,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原料處處長吳勇,從鋼鐵行業的相關政策、未來發展展望及后續關注重點等方面,探討及分享了今年中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及重要政策的分析。
一、鋼鐵行業相關政策
1. 雙控政策(高能耗、高排放)
4月6日,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,8個組,嚴格控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上馬,以及去產能“回頭看”落實情況;重大環境污染、生態破壞、生態環境風險及處理情況。
5月31日,生態環境部發布《關于加強高耗能、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》,堅決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。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統籌調度行政區域內“兩高”項目情況,于2021年10月底前報送生態環境部,后續每半年更新。
7月30日,政治局會議召開,會議指出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,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,堅持全國一盤棋,糾正運動式“減碳”,先立后破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。
8月25日,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,7個組。碳達峰、碳中和研究部署,嚴格控制“兩高” 項目盲目上馬,以及去產能“回頭看”落實情況。
8月26日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。會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部署,分析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,研究部署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下階段重點工作。
2. 壓減粗鋼產量
2021年4月1日,發改委網站公布,發改委、工信部將于2021年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鋼鐵去產能“回頭看”檢查以及粗鋼產量壓減工作。重點壓減環??冃讲?、耗能高、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企業的粗鋼產量,避免“一刀切”,確保實現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。
3. 唐山“退后十”
今年1月15日,唐山提出,要確保實現“退后十”目標。河北省在2月底提出,唐山市、邢臺市退出全國排名后十位。
3月11日,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河北省唐山市,對鋼鐵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開展檢查。檢查期間,唐山市已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。四家企業均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高負荷生產,未落實相應減排要求,并普遍存在生產記錄造假問題。
4. 鋼鐵進出口政策
歐美鋼價持續高于國內,海外鋼材市場環境總體有利于我國鋼鐵進出口政策調整,但對歐美出口難有增量。出口退稅取消后,出口的目標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,中東、東南亞和南美。出口市場的競爭對手包括日韓、獨聯體等國家,在成本上我國并不占優勢。
5. 政策紅利???
上半年,鋼協重點企業利潤總額2268億元;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2671億元。寶鋼股份上半年凈利潤150.9億元。
上半年,四大礦山歸母凈利潤489億美元;其中,力拓123億美元、淡水河谷189億美元、必和必拓74億美元、FMG為103億美元。四大礦山EBITDA率均在60%以上。
二、未來發展展望
1. 未來到底需要多少鋼?
當前中國鋼鐵產能不存在過剩問題,也不存在產能不足問題,產量取決于由需求決定的產能利用率;同時也受到環境承受能力、資源保障程度和國際外部需求等因素影響。
2020年內需和2021年外需均為“非常態”。不能將“非常態”需求導致的消費和生產作為中長期決策的依據,尤其是不能作為中長期投資的決策。
環境、生態約束及資源保障程度。我國環境已難以承受鋼鐵產能繼續大幅增長,超低排放(PM2.5)和雙碳(1.50C);資源保障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不足以支撐。國際環境不允許中國大量出口來消化鋼產量,貿易保護嚴重;傳統出口市場東南亞大力發展鋼鐵,將逐漸減少對我國鋼材依賴,鋼坯向我國出口也將成為趨勢。
2. 鋼鐵行業未來五年發展規劃(征求意見稿)
主要目標:力爭到2025年,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、技術裝備先進、質量品牌突出、智能化水平高、全球競爭力強、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。
(1)產業基礎:焦爐、煉鐵、煉鋼先進產能占比分別達到70%、80%、80%
(2)創新發展:到2025年科技創新目標,研發投入強度從1.26%提升到1.5%,短板材料比重從0.2%下降到0.1%。
(3)資源保障:到2025年資源保障目標,鐵金屬自給率從30%上升至45%,海外權益礦占比從10%上升到20%。
(4)產業結構:到2025年電爐鋼和廢鋼比目標,電爐鋼產量占比從當前的10%上升至20%,廢鋼比從20%上升至30%。
(5)綠色低碳:到2025年能源和排放降低目標,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20%,能源消耗總量下降5%,能源消耗強度下降5%。
(6)質量效益:人均產鋼量目標從2019年的800公斤上升至1200公斤。
3.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
2019年4月底生態環境部等5部委發布《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》
主要目標:全國新建(含搬遷)鋼鐵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。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,到2020年底前,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,力爭60%左右產能完成改造,有序推進其他地區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;到2025年底前,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,全國力爭80%以上產能完成改造。
4. 碳達峰、碳中和
2021年7月30日,政治局會議召開,會議指出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,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,堅持全國一盤棋,糾正運動式“減碳”,先立后破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。截止目前,還沒有國家部門發布任何關于全國的或某個行業全行業的行動方案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8月31日,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組,負責組織協調全國及各地區、各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等工作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為統計核算工作組成員單位,工作組日常工作由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承擔。
5. 鋼鐵行業碳達峰、碳中和
6. 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
《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提出: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,組建并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;依托行業優勢企業,在不銹鋼、特殊鋼、無縫鋼管、鑄管等細分領域分別培育1-2家世界級專業化引領型企業;推進區域內鋼鐵企業兼并重組,從根本上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“小散亂”局面,提升產業集中度。2025年CR5達到40%,CR10達到60%;2020年分別為25%和38%。
7. 資源保障能力提升——自主可控+雙循環
三、后續重點關注
1. 鋼鐵外需
2. 鋼鐵內需
1-7月份主要用鋼行業關鍵指標
3. 海外鋼鐵
4. 國內相關政策
當前,鋼鐵需求端:房地產繼續弱勢+基建略有彈性+制造業總體增速趨緩,供給端:明顯收縮。
9月1日,國常會指出,統籌做好跨周期調節。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作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。根據國際環境變化和發展實體經濟需要,加強政策儲備,研究和適時出臺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續政策,提高應對困難挑戰的能力,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就業穩定。
在政策解讀方面,政策制定者往往也是弱勢群體,資本的力量更大。產業更重現實,資本更重預期。